江南米道深耕低GI 助力“十四五”国家重点低GI主食产业项目
2025年5月18日,为推进主食健康化产业升级,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低GI主食食品精准创制关键新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启动会在京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食品院”)牵头主办,联合北京工商大学、江南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等多家相关单位及行业领先企业代表共同参会,标志着我国低GI主食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应用迈入新阶段。江南米道江苏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以科研引领专注低GI主食从种子到田间、再到餐桌的标杆企业,深度参与项目科研攻关,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健康升级,持续为国民提供低GI健康主食解决方案不懈努力。
保利中轻副总经理、中国食品院董事长肖丹致开幕词,中国食品院党委书记、总经理郭新光、副总经理鲁军、段盛林出席会议。肖丹在致辞中指出,本项目将推动我国主食食品加工技术向精准化、智能化迈进,期待与全体参与单位共同谱写低GI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项目负责人单位代表、北京工商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部主任王静教授表示,本项目将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学研协同在低GI主食的精准创制与产业化推广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并对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预期成果表达了坚定信心。
会议邀请北京工商大学孙宝国院士、中国农业大学任发政院士、江南大学金征宇院士、中国营养学会杨月欣理事长、公安部鉴定中心黄星处长、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张名位副院长、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郜海燕研究员、沈阳农业大学李斌副校长、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谭斌研究员等9位行业权威专家组成项目专家组。郭新光、鲁军为专家组成员颁发了聘书。
在项目启动会上,各课题组向项目专家组汇报了项目和各课题的研究内容、执行与管理方案、工作进展、问题难点及应对举措等情况。项目首席科学家、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李洪岩教授就项目的整体规划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项目针对肥胖、糖尿病等糖代谢异常人群健康主食欠缺、加工技术和产品品质落后的产业瓶颈,以“特定人群营养理论指导-三大环节技术装备突破-全链条集成推广示范”为技术路线,深入剖析糖代谢异常细分人群的营养学特征与代谢调控机制,构建我国糖代谢异常细分人群营养理论体系,全面解析特种谷物原料淀粉及功能因子的结构特征、功能活性及作用机制,挖掘具有中国膳食特色的GI调控专用基料,解析全谷物对主食食品质构特性和消化特性的影响规律,突破低GI主食风味健康双导向关键技术装备,开发新型低GI精制谷物与全谷物主食食品,全链条突破行业技术瓶颈,引领产业发展和健康提升。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实施,将有力推动我国低GI主食产业的技术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低GI主食领域的开拓者和标准参制定参与者,江南米道始终坚持以“科研引领、品质为先”的发展核心,企业依托"江苏省健康谷物陈君石院士工作站"的强大科研优势,成功构建起从科研育种、规模种植、营养加工、功能评价、到产品定制的全产业链低GI主食出品模式,推动低GI主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实现从基础研究到市场应用的全链条覆盖。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江南米道将充分发挥其产业转化优势,紧跟国家健康食品战略规划,深度参与行业端科研攻关和技术落地,积极投身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重点突破低GI主食的精准创制、风味改良等关键技术难题,以"匠心精神"持续提升产品品质。企业将以此次项目启动为契机,以实际行动践行"低GI主食专业企业典范"的使命,为低GI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更健康的主食选择,推动低GI健康主食走进千家万户。
随着项目启动,我国低GI主食产业将步入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的快车道,以科技之力重塑“主食健康化”新生态,为慢病防控与体重管理贡献更多健康方案。江南米道作为低GI主食领军企业,正与行业机构携手并进,共同谱写低GI主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