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 资讯

会照护、能载人,还懂人心:如身机器人齐家 Q1 闪耀 WAIC,养老机器人迎新突破

时间:2025-07-31 来源:互联网

“我跟它说‘给我一瓶水’,它真的就递给我了。”

“坐在上面,还能靠手腕控制方向,这机器人真有点意思。”

在刚刚落幕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一个不起眼的“机器人小卖铺”意外出圈:观众排队与机器人对话互动,有人干脆坐上机器人,让它载着自己在人群中前行。看热闹之余,更多人开始好奇——它究竟能做什么?能不能真的走进日常照护场景?

它的名字叫齐家Q1,由上海如身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不同于传统服务型机器人,这是一款专为养老照护场景定制的人形机器人,既能做事、能载人,也能陪伴与守护,正在悄然打开“机器人+养老”落地的新入口。

图片1.png

养老机器人不在于“酷炫”,而在于“有用”

在WAIC这样的顶级AI盛会,观众早已习惯看到各种“会跳舞”“能作诗”的机器人。但齐家Q1的热度,恰恰来自它的实用主义哲学——它不是用来表演的,而是用来“帮忙”的。

在如身机器人展位,齐家Q1在嘈杂的人流中完成了连续4天、超500次的真实交互体验:执行语音指令、抓取并递送物品、聊天互动、载人导航,这些不是预设剧本,而是实时交互。

团队坦言,这些功能对应的其实正是照护日常中最常见、也最繁琐的情景:

夜间老人起身要水,但不想叫醒护工;

半失能老人上厕所,但担心途中跌倒;

独居长者突发摔倒,但现场无人发现。

图片2.png

在这些具体而微、却反复上演的“养老焦虑”中,齐家Q1希望扮演那个“有事能上、无事不扰”的可靠帮手。

“它不是表演型机器人,而是照护型机器人。”如身机器人创始人师云雷博士坦言,“我们所有的设计逻辑,都是从一个问题出发:如果家里只有它,能不能放心交给它一点事?”

图片3.png

一个身体,两种形态:既能操作,也能载人

与大多数以“仿人结构”为主的机器人不同,齐家Q1采用了独特的双形态融合设计:

操作形态:支持喂饭、翻身、递物、语音交互等任务;

轮椅形态:老人可直接乘坐,支持自主导航与手动引导。

这两种形态之间的切换,只需通过一键语音或触控指令完成机器人本体的身体朝向旋转,无需任何硬件重构,即实现从“操作者”到“承载者”的角色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齐家Q1通过实时重心调节+姿态锁定+限速保护机制,确保即使是高龄长者坐上去,也能获得足够的安全冗余与交互可控性。

从硬件来看,齐家Q1的“实用主义”也体现在每一项配置中:

齐家Q1搭载全向移动底盘,可在家庭中自由穿行,支持原地旋转、横向侧移,实测通过率在门槛、地毯、狭窄通道等环境中超95%;

其机械臂具备±1N级别柔顺力控精度,并嵌入软硬结合的阻力识别算法,既能稳稳扶起,也能防止误压;

配备电动升降坐垫与自主寻位算法,可根据老人身高与转移场景自动调节最佳承托位置,显著降低床椅转移过程中跌倒风险,也减轻护理人员负担。

在WAIC现场,不少养老机构代表主动试乘后给出反馈:“第一次见到既能做事又能坐人的机器人,真正解决了机构照护中‘两人协作、一人负担’的问题。”

图片4.png

图片5.png

既靠AI,也靠人:做得了动作,也守得住安全

面对“它是AI自己干活,还是人远程操作”的问题,如身机器人团队并不回避。

“简单任务,比如递水、陪聊,AI可以完成。复杂任务,比如转移老人、翻身喂饭,目前主要还是靠远程护理员操控。”

齐家Q1采用的是“AI+遥操作”的混合模式:一方面,配备多模态识别系统,能理解语音、感知力觉、规划路径;另一方面,借助双边力反馈平台,让护理员“像戴上手套一样”精细操控。

这种“AI自动+人协同”的模式,被认为是当前养老机器人走进现实最务实的路径。

尤其是在夜间无人、突发事件频发、护理人手不足的情况下,齐家Q1可以实现“24小时响应不中断”,让家属和护理员都能稍微安心一些。

图片6.png

全球老龄化加剧,机器人不再是“选项”,而是“解法”

从日本、德国到中国,全球多个国家都在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照护人力短缺、家庭负担沉重、机构护理压力上升,已不再是某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结构面临的共同挑战。

在这个大趋势下,养老机器人不再只是一个新奇概念,而正逐步成为未来照护体系中的刚性配置。

“我们始终认为,机器人不是来‘替代’人,而是来‘帮助’人的。”师云雷博士表示,“它应当是照护关系中的延伸,是让照顾这件事变得更可持续的一种手段。”

齐家Q1的设计正体现了这一理念:它不是单点替代某个岗位,而是在关键场景中提供安全可靠的协作支撑——在夜间,它能代替人起夜巡房;在白天,它能协助完成翻身、递药等高频操作;在突发时刻,它能第一时间响应报警。

通过智能系统与人力照护的结合,它不仅提高了照护效率,更让“有限的人手”变得更有效率、更有人性。

未来的养老,不是“人对抗老龄化”,而是“人机协同应对老龄化”。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落幕,养老机器人的征程才起步。齐家 Q1 诠释着:技术不为惊艳,只为让照护者安睡、老人安全如厕。它未必最聪慧,却时刻在线;未必最前沿,却从不缺席;不求像人,只愿助人。这,正是养老科技应有的方向。